近日,一室第一、二、三黨支部召開“我愛光電所”主題研討活動。光電所黨委委員譚毅主持會議,同時參與會議的還有研究生代表和群眾代表。
研討環(huán)節(jié)中,支部黨員同志積極發(fā)言。夏運霞、劉翔同志結合自身情況,介紹了自己從新人到老員工的心路歷程,特別是在工作中,如何以集體利益為先,如何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、瓶頸,如何克服困難,時刻把維護光電品牌形象放在首位。學生代表也分享了在光電所的研究生生活,并表示在光電品牌鼓舞下獲得了很大的成長。
活動還邀請一室老員工分享“我與光電共成長的故事”。無黨派人士周國忠聲情并茂講述了他從進入一室工作,陪伴一室發(fā)展壯大的經歷,他們與時俱進的精神、革故鼎新的勇氣、堅忍不拔的定力無不感染在場所有人,使年輕一輩更加清楚認識到面對國家重大任務需求,要學會把握大勢、搶占先機,直面問題,迎難而上,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,努力實現(xiàn)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,為光電所搶占科技制高點貢獻力量。
八室第一、第二及第三黨支部也于近期聯(lián)合組織開展“我愛光電所”主題研討。支部書記和其他同志圍繞主題積極發(fā)言,表達對“我愛光電所”的理解和努力的方向。黨委委員饒長輝在會上分析了目前國家及科學院面臨的外部情況,在此情況下如何更好地經營光電品牌,他向與會同志分享了個人感悟和理解。他鼓勵大家將“我愛光電所”研討成果應用到實際工作中,在科研方向上發(fā)揮所長,推動自己的事業(yè)、學業(yè)更進一步,為經營和維護好光電品牌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?
研討發(fā)言選錄:
?
“大學畢業(yè)后我就來到光電所,工作至今。與光電所共成長,我覺得我很符合這個描述。這么多年以來,我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(yè)業(yè)付出,逼自己有所作為,崗位換了多次,接受多次歷練讓我逐漸變得從容。能見證光電所的發(fā)展,是我的榮幸??梢哉f,有光電所這個平臺,才有現(xiàn)在的我?!?/p>
——八室研究員王帥
?
“光電所堅實的技術基礎和開放包容的科研氛圍,為我們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。身邊很多前輩們嚴謹?shù)淖黠L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(tài)度始終感染和影響著我。和這些優(yōu)秀的人在一起,能讓我在對標先進、對標優(yōu)秀中找到差距和不足,讓自己成為更優(yōu)秀的人。
?一個大型研究所能持續(xù)蓬勃發(fā)展,必然是因為它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和文化魅力。而我認為光電文化的魅力就是老一輩科學家干一行、愛一行、精一行的精神。這些老科學家們把國家的需求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,堅守學術操守和道德理念,把學問和人格融合在一起,既贏得崇高學術聲望,又展示高尚人格風范。正是他們敢為人先、艱苦奮斗的精神才鑄就了光電所的今天。當前科研工作處于充滿創(chuàng)新性和挑戰(zhàn)性的環(huán)境,項目需求復雜,技術要求和團隊協(xié)作要求高,身為光電人,要傳承和發(fā)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,勇于擔當‘國家事’,扛起‘國家責’,為光電所的發(fā)展做出貢獻,為祖國的科研事業(yè)添磚加瓦?!?/p>
——一室副研究員劉翔
?
“如果說祖國科研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像長河,那么我所承擔的項目都是匯入長河的溪水,方向明確,涓涓不息。相比于在高校就職教書的同學,我認為我比他們做的事情更能受到鍛煉,讓自己成長。有句老話說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,我很認同這句話。偶爾能聽到有同事抱怨加班,但是我覺得,加班是為自己努力的過程,結果是為所里做貢獻。個人的成績,是所里賦予的,沒有所里的支持,個人的努力有可能不會被看見。感謝光電所,讓我們有為國家科研事業(yè)做貢獻的機會?!?/p>
——八室副研究員陳莫
?
?“作為一名黨員,我知道要“身先士卒”,與單位要一起攻堅克難。在科室,我見證了科研成果的輝煌,也經歷了科研路上的挫折與磨礪。每一次突破,都凝聚著團隊的智慧與汗水。我愛光電所,它讓我深刻理解到“科技報國”的深刻內涵。我的青春獻給了光電所,在黨的引領下,我希望我能傾其所有繼續(xù)投身在國家的科技事業(yè)中?!?/p>
——八室副研究員董道愛
?
“作為光電所的一名青年學生,回所以來,有幸參與了國家重大項目?;叵肫鸾臐h院士的職業(yè)生涯,一生經歷了三次轉行,每一次轉行都是將國家需求與個人職業(yè)緊緊結合起來,作為一名青年學生,也是一名共產黨員,我們更要將國家需求與自身熱情緊緊結合起來,在光電所前進的路上為他添磚加瓦?!?/p>
——八室學生向臣燁
微信